1、捡钱平分诈骗
诈骗分子一般三人以上组成诈骗搭档,他们事先经过周密策划,选择在银行、邮局或医院等群众易携带大量现金的场所物色对象。诈骗分子选择的作案对象一般为中老年人为主,并且女性居多,先在银行内窥探单身存、取大量现金的人,然后尾随跟踪到路边或汽车站附近或僻静路段,预设圈套。总的说来,整个诈骗过程分为六步:即“掉、捡、分、缠、调、溜”。具体描述:诈骗分子A在事先物色好的作案对象前“掉钱”,诈骗分子B“捡钱”,诈骗分子B给事主看厚厚一叠钞票,这些钱中,除了前后两张为真币外,当中夹放的多是裁剪整齐的纸、银行练数钞的假币或冥币。诈骗分子会说是刚才捡的,并以“见面分一半”为诱饵骗事主到某偏僻处与其“分钱”。在分钱时,诈骗分子A找来问谁捡到了钱,然后执意认为事主捡到钱,进行“无理纠缠”。事主被逼拿出或被搜出自己的存款与其理论,一时也难以说清。这时诈骗分子C充当“中间人或证人”出现并从中调解时,C借混乱之机将事主的钱掉包后与同伙溜之大吉。在争执的过程中,骗术一旦被事主识破,事主不上当,这伙人干脆就直接翻包检查,从而趁机盗取钱财,更有甚者直接就抢包。除了分钱外,诈骗分子还会以金银首饰抵押、中奖、许诺给高额利息回报等手段骗取当事人钱财。
【防范对策】诈骗分子抓住事主欲发横财的心理弱点而得逞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莫要贪心捡便宜。对于这种飞来横财,千万不要轻信。
2、迷信诈骗
此类诈骗骗子一般为3人以上,多为两女一男搭档,多系团伙犯罪。诈骗分子通常在农贸市场、学校、医院、车站及居民小区等场所选择中老年妇女下手作案,特别是年岁较大的妇女。此类诈骗受害者大都是中老年人,尤其是中老年妇女。他们以一颗虔诚的心为家人祈福消灾,却被敬重的“大师”、“高人”把养老钱骗得一文不剩。诈骗分子正是抓住事主这种迷信心理,假冒和尚、尼姑、道士或“算命先生”,称事主家人将有疾病或血光之灾,事主必须拿出一定钱财“作法”才能消灾。诈骗分子要求事主用纸包住钱,贴上符咒,放入箱中“作法”,并吩咐事主在数天后才能开箱取钱,否则不能免灾。待事主开箱取钱,才发现真金实银已被调换。
【防范对策】广大群众尤其是中年老人、妇女以及疾病患者等,要破除封建迷信思想,相信科学,有病及时到医院治疗,切勿相信“天降灾祸”等迷信之说。
3、推销特效药诈骗
此类犯罪作案手法主要有:一是诈骗分子在医院门口或附近,利用群众治病心切的心理,用维生素C等廉价药物,冒充所谓“特效药”,一般以假冒治疗癌症药物居多,向群众高价出售;二是称转手“特效”、“奇缺”等药品可以赚大钱,以普通药品冒充高价“特效药”、“奇缺药品”推销,另一同伙假意以高价购买,故意在事主面前讨价还价,进行交易,让事主认为有利可图,出钱购买;三是利用廉价产品冒充高档产品欺骗群众;四是诈骗分子事先摸清某一个体户具体情况,有针对性地放出谣言,称某单位急需高价购买某种商品,而这种商品只有诈骗分子才有,诱使个体户与他签订供货合同,事主收到货物后,才发觉根本不存在单位求购这回事。
【防范对策】 一是陌生人热情要求帮忙购买商品的时候,要仔细分辨对方的行为,再决定这个忙应不应该帮,该怎么帮;二是群众购买商品、药品等要到合法经营的商场、药店、医院,不要随便购买“街头货”或从不法游医处购药;三是个体经营者要加强对市场行情的了解,及时了解市场需求,不要轻易听信谣言,随便进货;四是街道两旁常有一些不明底细的人搞推销活动,往往以次充好,以假乱真,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骗取人们的信任,然后以不等价的交换方式骗取钱财,最好的方法是不信、不买;五是警惕陌生人登门,平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,尤其是上门推销产品的。
4、办事诈骗
此类诈骗中,诈骗分子就是抓住事主急于求成的心理,吹嘘认识某领导或假冒国家工作人员身份,谎称可以走捷径帮助解决工作、子女上学、走私车入户、办理农转非户口、办理护照、办理各种证件、介绍涉外婚姻等,索要“活动费”、“疏通费”、“办证费”等,骗取钱财。
【防范对策】找工作、婚姻介绍等要找正规中介机构;办事不要抱着侥幸心理,一定要通过正当途径;与人交往要深入了解,涉及钱财要慎之又慎,切勿为求快落入骗子的圈套。